兒童與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2010年大事記
日期 |
記事 |
1月 |
- 7日,於國衛院電子報第336期發表計畫研究成果:台灣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第一次飲酒的家庭影響因素研究(Family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initiation of alcohol use by 6th graders)。
- 26日,與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國健局)及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張苙雲老師等召開「兒童及青少年調查研究成果國際研討會」之籌備會議,討論如何以不同計畫之成果來呈現台灣青少年圖像。
|
2月 |
-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刊登以CABLE資料發表之文章:
Bee-Horng Lue, Wen-Chi Wu and Lee-Lan Yen: Expressed Emo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Northern Taiwan. 109(2), 128-137.
- 10日,召開第六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3月 |
- 計畫主持人及研究人員開會討論CABLE 2011年之計畫內容、研究設計與方向,繳交CABLE 2011年研究計畫書至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
- 12日,碩二學生石乃方、黃瑜盈、陳郁穎於CABLE會議進行碩士論文報告。
- 12日,召開第七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31日,召開研討會籌備會議,討論研討會辦理時間、國外專家學者邀請名單及經費分攤等事宜。
|
4月 |
- 討論CABLE 2009資料校正原則,進行第二次資料偵錯、校正工作。
- 9日,碩二學生黃瑜盈於CABLE會議進行碩士論文報告。
- 15日,於國衛院電子報第349期發表計畫研究成果:四至十一年級學生之社交焦慮發展軌跡研究(A Study on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Related to Social Anxiety among Students from 4th Grade to 11th Grade)。
- 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學生莊怡婷加入CABLE研究群。
- 23日,召開第八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30日,博士班學生林莉茹於CABLE會議進行博士論文進度報告。
|
5月 |
- 完成2009年問卷資料的校正與偵錯,建立九年長期資料庫。
- 完成2009年資料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 依據2001~2009資料,完成各年度之盛行率描述及長期趨勢分析;以及完成兩個世代樣本就讀於同年級時的比率檢定,以比較兩世代樣本間的差異;另分別完成世代樣本之性別差異檢定。
- 14日,碩二學生黃瑜盈、陳郁穎於CABLE會議進行碩士論文報告。
- 21日,碩二學生石乃方於CABLE會議進行碩士論文報告。
|
6月 |
- 4日,召開第九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11日,台大衛政所石乃方、陳郁穎及黃瑜盈分別以CABLE計畫之資料完成碩士學位論文口試。
- 28日,召開研討會籌備會議,討論研討會發表文章主題,並確認研討會舉行日期。
|
7月 |
- 5日,台灣衛誌接受刊登本研究群發表之文章:
張奕涵、李蘭、張新儀、吳文琪:男女學生四至十一年級之社交焦慮發展軌跡研究。
- 11~15日,計畫成員吳文琪於瑞士日內瓦舉辦之20th IUHPE World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發表論文:
Wen-Chi Wu, Lee-Lan Yen, Hsing-Yi Chang, Yi-Chen Chiang & Chi-Chen Wu: A Study of Parental Influence on Unhealthy Eating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Over A Seven Year Period: 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 [Poster]
- 12日,召開第十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13日,台大衛政所林莉茹通過博士論文計畫書口試。
- 19日,召開研討會籌備會議,討論青少年圖像之架構與發表之文章題目。
- 23日及29日,與國健局人口調查中心及亞洲大學衛生保健社區調查作業中心開會討論本年度資料之收集方式、執行流程與時程、研究議題及問卷題目刪減等事宜。
- 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學生張奕涵加入CABLE研究群。
|
8月 |
- 12日,召開第十一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20日,召開第十二次文章撰寫討論會,討論研討會預計發表之文章。
- 26日,召開研討會籌備會議,討論研討會線上報名系統、場地、議程安排、主持人及貴賓名單等。
- 整理第二世代學生樣本的受訪名冊予調查作業中心。
- 招募2010年問卷調查訪視員,由衛生保健社區調查作業中心之督導員逐一進行面試。
-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與「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正式整併為「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
9月 |
- 7日,召開第十三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10日,召開研討會籌備會議,討論外賓邀請函及報名網站內容。
- 16、17日,衛生保健社區調查作業中心於中華電信訓練所台中分所,辦理問卷調查訪視員之訓練課程,共計35位訪員參加,並由調查作業中心之11位督導員進行輔導與督核。
- 17日,CABLE研究團隊開會討論「成果回饋活動」之規劃。
- 24日,召開研討會籌備會議,討論國外專家學者、主持人及貴賓之邀請狀況、線上報名系統修改、成果回饋活動及圓桌會議之規劃。
- 29日,召開第十四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10月 |
- 2~3日,CABLE研究群於「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台灣流行病學學會暨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2010聯合年會」中發表兩篇研究報告:
1. 石乃方、李蘭、張新儀:學生四至九年級自覺能力發展軌跡研究。
2. 黃瑜盈、李蘭、張新儀:學生從十至十二年級發生車禍及燒燙傷之個人及社會環境因素探討。
- 8日,召開第十五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15日,召開第十六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22日,召開第十七次文章撰寫討論會。
- CABLE 2010年問卷內容通過國衛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核可。
- 開始至第一世代樣本學生之家戶進行問卷調查。
- 印製CABLE Annual Report 2009 並寄予相關單位和人員參考。
|
11月 |
- 開始至第二世代樣本學生之家戶進行問卷調查。
- 2日,召開研討會籌備會議,討論主持人與評論人之邀請狀況、大會手冊內容及研討會之宣傳方式。
- 15日,召開第十八次文章撰寫討論會,修改研討會論文之內容。
- 23日,召開研討會籌備會議,確認研討會報名狀況及其他行政相關事宜。
- 24日,召開第十九次文章撰寫討論會,確認研討會論文發表之內容。
- 26~27日,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及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合辦「2010兒童及青少年調查研究成果國際研討會」,邀請美國疾病管制局Dr. Steven Kinchen, 英國愛丁堡大學Dr. Winfried van der Sluijs, 香港中文大學同鈺瑩助理教授及國內相關學者分享研究成果,約有135人報名參加。
- CABLE研究群於「2010兒童及青少年調查研究成果國際研討會」發表以下論文:
1. 潘怜燕、邱淑媞、張新儀、吳文琪、洪百薰、李蘭:青少年超時看電視之發展軌跡類型及其與身體質量指數之關係。
2. 吳文琪、潘怜燕、陸玓玲、李蘭、張新儀、江宜珍、吳其臻:父母因素對青少年七年間不健康飲食行為發展之影響─群組軌跡模式之分析。
3. 張新儀、吳文琪、吳其臻、鄭瑩綺、溫有汶、洪百薰、李蘭:青少年第一次嚐試吸菸時間與影響因子:「兒童興青少年行為長期發展研究」追蹤8年之成果。
4. 洪兆嘉、江宜珍、張新儀、李蘭:青少年飲酒的社會化與認知因素。
5. 陸玓玲、潘怜燕、吳文琪、吳其臻、李蘭、張新儀:國中學生打人行為之性別差異。
6. 江宜珍、李思賢、張新儀、李蘭:Influence of Stressors on Initiation of Seventh Graders’ Suicidal Ide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7. 吳淑惠、林宇旋、洪百薰:青少年初次性行為年齡及相關因素。
- 27日,假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舉辦CABLE十年同學會,除了由研究群報告計畫之研究成果外,也邀請了本計畫之學生與家長一同分享參與計畫之感想與建議。
- 繳交CABLE 2010年期末研究成果報告至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
|
12月 |
- 截至14日,2010年問卷調查工作共完成第一世代樣本1661人,第二世代樣本675人。因部份第一世代樣本在外地求學,而第二世代樣本也已進入大學階段,在外求學甚少回家,故將問卷調查時程延至2011年2月底,以利訪員於寒假期間至學生家戶訪問。
- 檢查已回收之問卷,進行問卷核對、編碼、轉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