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九十一學年度碩士論文
國小四年級學童的飲食行為與其父母飲食行為配對類型之關係
林芳美
指導教授: 李蘭
摘要: 兒童時期為個人養成飲食習慣的關鍵期,而父母在學童飲食行為的養成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本研究目的包括:1.瞭解學童飲食行為之分佈;2.瞭解學童父母飲食行為及其配對類型的分佈;3.瞭解學童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及父母個人因素與其飲食行為的關係;4.探討學童飲食行為與其父母之飲食行為的關聯性。
利用「兒童及青少年行為長期發展研究」中,共1556位國小四年級學童及其父母的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重要結果如下:1.台北市與新竹縣的學童,以每天都有從事某項飲食行為頻率的高低排列依次為,吃早餐(77.02%,73.60%)、吃蔬果(59.53%,50.90%)、吃宵夜(8.28%,9.43%)、吃速食(0.87%,1.83%)。2.將「常常有」和「總是有」合併為「經常有」某項飲食行為時,學童父親和母親中,各有80.82%和80.23%的人經常吃早餐;85.80%和92.79%的人經常吃蔬菜或水果;12.34%和5.75%的人經常吃宵夜;4.14%和2.78%的人經常吃速食。3.父母四項飲食行為配對類型之分佈,在吃早餐和吃蔬果行為上,以「父高(頻率)母高(頻率)」組的比率最多,分別佔67.59%和80.92%;在吃宵夜和吃速食上,以「父低母低」組的比率最多,分別佔50.32%和53.08%。4.父母飲食行為配對類型與學童吃早餐、吃宵夜與吃速食三項行為有顯著關聯。當父母兩人吃早餐、吃宵夜和吃速食頻率皆高時,學童經常吃早餐、吃宵夜和吃速食的可能性才顯著增加。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在學童飲食行為的養成計畫或親職教育中,將學童的父親及母親當作介入對象,加強其成為正確飲食模範的認知和能力。
關鍵字: 兒童;父母;飲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