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九十二學年度碩士論文
家庭及學校的社會資本與國小學童內化行為問題之關係
張弘潔
指導教授: 李蘭
摘要: 社會資本具有社會結構的特質,可作為成員的資源促使其行動。本研究是從家庭及學校兩個面向,探討社會資本對國小學童產生內化行為問題之影響。利用兒童及青少年行為長期發展研究(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term Evolution,簡稱CABLE)計畫2003年的部分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台北市及新竹縣兩地區之國小六年級學童,且與雙親共同生活者,計有2,247人為本研究之分析樣本。
本研究以「內化行為問題」作為依變項,由憂鬱傾向、社交焦慮、及社交孤寂三個向度所構成。在控制背景因素的影響後,本研究發現家庭及學校的「社會資本」可以預測學童的內化行為問題,即越缺乏家庭的社會資本(家庭互動低、家庭衝突高)或學校的社會資本(學校認同低)之學童,其內化行為問題越嚴重。此外,相較於男生,社會資本對女生有較高的預測力。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家庭中避免家人之間發生衝突,強化親子間的互動及情感性的支持。在學校方面,建議增加學童對學校之認同感,增進學校與家庭間的網絡關係。在政策方面,建議有關單位落實夫妻親職教育,提供父母理性溝通之相關資訊,增進教育弱勢的家長進修學習之可近性。
關鍵字: 兒童;社會資本;內化行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