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身體意象及社交焦慮對網路成癮之影響:學生從十年級至大二追蹤資料之分析
謝菱琦
指導教授: 李蘭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學生身體意象及社交焦慮對於其網路成癮之影響。
方法: 使用兒童及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簡稱CABLE計畫)資料庫,以2007至2011年的部份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共有1820人成為本研究之分析樣本。運用群體基礎軌跡模型及複迴歸分析,驗證本研究的假設。 結果: 1. 研究樣本在10至11年級的身體意象變化類型,可分成以下四種:(1)持續不滿意組,佔49.9%;(2)持續滿意組,佔27.2%;(3)滿意變不滿意組,佔12.0%;(4)不滿意變滿意組,佔10.9%。2. 社交焦慮的發展軌跡類型可區分為(1)持續低組,佔39.0%;(2)持續中等組,佔48.7%;(3)持續高組,佔12.3%。3. 網路成癮程度之測量,總分介於0~30之間,研究樣本之平均得分為11.47。其中,低分者(0~4分)佔18.6%;中等者(5~18分)佔67.5%;高分者(19~30分)佔14.0%。4. 研究樣本於高中時期之「身體意象的變化類型」及「社交焦慮的發展軌跡類型」,皆能有效預測其就讀大二時的網路成癮程度。5. 研究樣本同儕支持的發展軌跡類型,也顯著影響其網路成癮程度。 結論: 本研究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在高中時期就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故建議透過學校教育,教導學生對「身體意象」有正確的認知與態度。本研究另發現,負面的身體意象與日後的網路成癮有顯著關係,建議及早對身體意象不滿意者,教導他們正確的體重控制方法。最後發現,社交焦慮和同儕支持對日後的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建議學校和家長多教導學生有關社交的技巧,並多鼓勵其與同儕互動,以避免陷入網路成癮行為。關鍵字: 身體意象、社交焦慮、網路成癮、發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