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13-22歲憂鬱情緒軌跡與社會因素之關係

梁容方
指導教授 : 張弘潔


目的: 近年來,憂鬱已成為重要的公共心理衛生議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算,全球約有10%~20%的兒童及青少年有心理方面疾病。然而,過去的研究大多為橫斷性研究,較少的研究在於探討童年的社經地位以及青少年時期的社會因素對於青少年及成年憂鬱的長期影響。本研究透過長期追蹤樣本,探討13-22歲之憂鬱情緒發展情形,以及13-22歲憂鬱情緒軌跡之社會因素。
本研究樣本採用「兒童與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計畫(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term Evolution,簡稱CABLE)」,進行次級資料分析。採用2005年至2016年之部份資料,在去除遺失值後,最後納入2382位追蹤個案進行分析。本研究以群體基礎軌跡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進行憂鬱情緒軌跡分析,最後以多元邏輯思迴歸探討軌跡類型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樣本之憂鬱情緒趨勢呈現先上升後下降之趨勢,並以18歲(2012年)為最高峰,兩性在統計上呈現不同的憂鬱情緒軌跡。就男性而言,憂鬱情緒軌跡可分為三組: 「輕微下降組」,「中等後期下降組」以及「中等且嚴重上升組」。就女性而言,憂鬱情緒軌跡可分為四組: 「輕微下降組」,「中等後期下降組」以及「中等且嚴重上升組」以及「持續嚴重組」。在影響因素方面,不論在男性還是女性樣本,父親教育程度、國中家庭支持、國中同儕支持、高中同儕支持以及國高中重大事件在統計上對13-22歲之憂鬱情緒軌跡均有顯著關係。
本研究結論13-22歲憂鬱情緒軌跡具有性別差異,女性之憂鬱情緒分數顯著高於男性,且國高中重大事件皆會影響13-22歲之憂鬱情緒軌跡。因此建議在制定或執行心理健康政策時,應將性別差異納入考量,並加強對於壓力適應技巧之教學。

關鍵字: 憂鬱情緒軌跡、性別差異、縱貫研究、社會因素、心理健康


回到碩博士論文總表